焦點新聞

亞洲漿紙會議在台北重啟 聚焦三大主題思考未來方向 何壽川受邀進行「紙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專題演講 來自台日韓等地區業界代表共襄盛舉大會圓滿落幕

2024-01-23

2023/12/21

紙業新聞 第一版

【台北訊】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已停辦五年的「亞洲漿紙產業永續發展會議」(簡稱「亞洲漿紙會議」)今年重啟,由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接手,近日假台北萬豪酒店恢復舉行。總計有162位來自台灣、日本、韓國、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地區近60家公司代表參加。本屆會議聚焦環境、社會、治理(ESG)、氣候變遷以及科技創新三大主題,共同思考造紙業未來方向。

(一)全球最大紙倉在亞洲

造紙公會理事長黃鯤雄以大會主席開幕致詞強調,亞洲在全球造紙產業舉足輕重的角色,亞洲地區漿紙產業近年來正快速成長,備受全球同業矚目。根據國際研究組織RISI統計,2021年亞洲總產量達1億9,992萬公噸,占全球總產量(4億2,342萬公噸)的47.2%。全球前十大生產地區中,亞洲國家就佔了五個(中國、日本、印度、印尼、韓國),台灣緊次於泰國、越南排名全球第二十二大造紙地區。

近十年亞洲造紙產量成長率也領先其他區域,如前述目前亞洲造紙產量已佔全球的近半,亞洲區造紙2021年總產量較2012年(1億7,436萬公噸)成長14.66%,同期歐洲成長2.51%、北美不增反減8.57%、拉丁美洲成長9.76%。

(二)「亞洲漿紙會議」為亞洲漿紙業者最大交流盛事

「亞洲漿紙會議」乃由台、日、中、韓四地造紙公協會輪流主辦,大致上兩年舉辦一次,為亞洲漿紙業界最大交流盛事。在上(六)屆於2018年十月假韓國釜山舉辦後,受2019年起爆發的新冠疫情影響而暫緩,時隔五年,今年(第七屆)得以恢復舉行,與會人數規模也回復疫前水準,共計九個地區、162位國內外代表共襄盛舉。

「亞洲漿紙會議」名稱幾經變更,最早為中日韓三國紙業合作會議(1984年起),1997年則邀請印尼、越南等東南亞代表參加,遂更名為亞洲紙業會議,2008年中國造紙協會加入,再更名為亞洲林產業永續發展會議,最後2010年改為「亞洲漿紙產業永續發展會議」名稱延用至今。

(三)台灣造紙業表現減碳企圖,目標2030年碳排較2005年減21.5%

會中,台灣區造紙公會以「破浪前行」為題,進行疫情間產業現況與發展報告。台灣造紙業於2021年達到448萬噸生產高峰,比2020年成長2.8%,其中紙板生產量達368萬公噸,比2020年成長3.4%,創史上最高紀錄。但2022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需求緊縮,2022年總生產量較2021年減少5.3%,2023年上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同期相比,也減少5.5%,2023年第三季市場略微回升,累計一到九月紙與紙板總生產量為303.9萬公噸,與2022年同期相比,減少4.4%。

今年二月「氣候變遷法」正式頒佈,造紙業從「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三大策略致力節能減碳,宣示在綠電、生質料源、電力係數等外部條件充足搭配下,可望2030年碳排量降至361萬公噸,與2018年碳排量(449萬公噸)相比,減少19.5%,和2005年碳排量(460.8萬公噸)相比,則減少21.5%。

 (四)漿紙迎向低碳新世代

本次會議並邀請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以「紙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強調紙業具有全循環及碳儲存的特性,將是淨零排放的主力產業。而漿紙業要朝發展生質能源、行銷代塑產品、醣材料應用等三大契機轉型。

何壽川院長的論點,獲得歐盟林漿紙協會(Confederation of European Paper Indus-tries, CEPI)主席暨國際森林及造紙聯合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Forest and Paper Associ-ations, ICFPA)主席Mr. Jori Ringman呼應。歐洲也已開始倡議綠色碳的概念。CEPI強調,紙業是一個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相容的獨特產業,將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發揮功能,帶來跨產業的影響力。何壽川疾呼,身為全球公民的大眾,應呼籲碳計量採用更全面的方法,才能逐步減少化石原料的使用。

何壽川對於紙業發展高度樂觀;他表示,光合作用是生物碳循環的基礎,製漿造紙業是唯一與這個循環緊密連結的產業。全球氣候變遷之下,生物碳在能源與材料的運用,無疑是比化石燃料更有利的。

據悉「亞洲漿紙會議」下屆(第八屆)將於2025年舉行,地點另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