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受國際地緣政治紛爭暨因通膨而升息致需求減緩影響 去年度及今年首季營收及獲利表現均不如預期 永豐餘持續精進節能減碳 邁向五大目標永續發展

2023-08-28

2023/7/20

紙業新聞 第一版

【台北訊】受到國際地緣政治紛爭及疫情封控影響,又能源、運輸、原物料等價格上漲,加上各國為抑制通膨啟動升息,削弱經濟成長及消費力道,市場需求明顯減緩,間接衝擊紙業營運。永豐餘去年度營收淨利雙降,惟董事會仍通過配發現金股利0.9元。展望今年,永將持續朝向醣經濟轉型,妥善利用資源並整合,提升ESG,為集團邁向百年企業而永續發展。

永豐餘去年度合併總營收為79,635878仟元,較前年85,298,857仟元,衰退6.6%;營業毛利11,115,555仟元,較前年18,153,588仟元,衰退38.77%,營業毛利率13.96%,低於前年的21.28%;營業淨利1,146,900仟元,較前年8,010,853仟元,大減85.68%,營業淨利率1.44%,較前年9.39%,減了不少;本期淨利2,846,578仟元,較前年7,762,551仟元,衰退63.33%,淨利歸屬於母公司2,169,510仟元,較前年的5,204,254仟元,大減58.31%,每股盈餘1.31元,低於前年的3.13元。董事會猶決定配發去年度現金股利0.9元,為近三年來相對較低的一次。

永豐餘日前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劉慧瑾指出,2022年全球COVID-19疫情雖趨緩,但受到國際地緣政治紛爭及疫情封控影響,能源、運輸、原物料價格上漲、市場需求減緩,再加上各國為抑制通貨膨脹而實行貨幣緊縮政策,啟動猛烈升息,削弱經濟成長及消費力道,預估通膨及俄烏戰爭仍將持續影響2023年經濟活動。包括世界銀行(World Bank)推測全球GDP成長2%、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經濟成長為2.6%、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為2.8%,中華經濟研究院亦將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自2022年的3.04%下修至2.01%,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經濟體將陷入衰退,全球經濟預測普遍持續下修,惟中國經濟隨防疫政策鬆綁有望反彈,IMF預期中國經濟成長從4.4%提升至5.2%。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高度挑戰一年,永豐餘2022年合併營收新台幣796.36億元,歸屬於公司業主之稅後獲利新台幣21.7億元,每股盈餘新台幣1.31元。儘管企業經營短期遭遇來自各方面大環境的考驗,但永豐餘於2012年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持續多角化經營,其中元太科技獲利創歷史新高,貢獻母公司投資損益約16億元、永豐金控2022年業績持續穩健,挹注投控現金股利約7.6億元。

劉慧瑾說明,永豐餘與時俱進的孵化新題目、新事業,經營團隊秉持「專精創新,循環永續」的精神,加速落實擴大推動循環經濟、數位轉型、集團的五大發展方向,淬煉出迎向挑戰的全新視角與能力,讓永豐餘營運體質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為集團長期發展佈局:

  1. 生能源與能源管理

為追求更高的能源效率,永豐餘新屋、楊梅、清水、久堂、揚州五個廠區導入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並響應經濟部工業局節電計畫、台電需量反應負載管理等,持續進行降低能耗、餘熱回收等措施,推動各項節能專案。

⑵下世代新創公司之投資與孵化

永豐餘投控由核心事業範疇出發,延伸投資內容與主題,進行旗下轉投資公司育成,參與資本市場運作後,以回收的資金再進行下一輪投資,如此不斷循環,已成為可持續的價值創造模式。

  1. 續全循環經濟的發展

永豐餘以全循環營運榮獲「台灣經濟獎」。以造紙製程為核心,透過製程中紙的再生循環,製程水高度循環再利用,進一步降減對原物料和水資源消耗。永豐餘致力於升級發電技術,使用SRF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⑷醣經濟下新材料的開發

永豐餘提出以「醣」為主的特用化學材料,以纖維素和澱粉的醣原料為基礎,發展可再生且低碳的環境友善材料,藉由材料科技實現「以醣代塑」目的。擴展產品應用並提升附加價值,由開發到製造注入永續思維。兼顧減碳、減塑、減廢三種貢獻。

⑸工業四.一及上下游產業生態系統的建置

永豐餘啟動智慧製造工業計畫,整合各事業群技術能力,利用AIoT、搭配大數據分析即AI模式以及虛擬檢測技術,以林漿紙事業群久堂廠為基地,精進製造力並逐步複製成功經驗到永豐餘其他廠區,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生產品質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