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紀念本刊創刊六十周年-台灣造紙工業一甲子的回顧與前瞻

2017-02-06

2016/12/22
紙業新聞 第一版

紀念本刊創刊六十周年-台灣造紙工業一甲子的回顧與前瞻

本刊自民國四十五年創刊至今,已屆滿一甲子,足足六十年實在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唯一路走來,秉持著論述與報導求真求實的精神忠實紀錄並見證了國內造紙產業鏈從過去到現今的發展歷程,即使跨越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的信念始終如一,隨著造紙業不斷的蛻變轉型,我們期許自己這個國內唯一的造紙產業資訊交流平台能與時俱進,日新又新!

台灣光復後,百廢待舉,造紙工業從廢墟中復建,蓽路藍縷在沒有任何資源、能源的情況下,紙業規模從無到有,甚至還成就了一個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發展,似乎就台灣創造出「至洲四小龍之首」的經濟奇蹟之同時,造紙工業也造就了另一項產業發展奇蹟。依據造紙公會的統計,國內整體紙與紙板生產規模,在2004年曾創下480.1萬公噸的產量最高紀錄,同年,國內的紙與紙板消費量也創下518.7萬公噸的頂峰,這對原本沒有發展利基的台灣造紙工業而言,多麼的不容易!可惜的是,台灣腹地小,市場逐漸飽和,偏偏十數年前,政府為加入WTO實施貿易自由化政策,紙類成了首批開放為進口零關稅的產品,省紙開始遭受進口紙的量價威脅,再者,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帶動其造紙工業迅速發展,而東南亞鄰近的各或的造紙工業也紛紛邁步追趕,在此情況下,我國紙企的競爭利基慢慢銷蝕,而受內外不利因素的衝擊,紙與紙板供需成長同步受阻,到了去年(2015)紙類生產量降為385.8萬公噸,而消費量於去年也遞減至426.7萬公噸,雙雙均創下近年新低紀錄。國內造紙工業經營環境近一、二十年產生不小的變化,尤其這幾年國內外經濟成長疲弱,造紙工業面臨諸多考驗,乃紛紛思惟轉型因應。

國內造紙工業近十年來步入了穩定低成長發展期,也面對經營的微利階段,為因應產業環境變化,陸陸續續進行許多轉型作業。如永豐餘、正隆、榮成三大廠不斷投入資源整合工作,而不同紙種市場的波動,也導致部份紙廠致力轉型求存。
整體而言,國內造紙業由草創、成長、茁壯、達到成熟期,至今已步入低成長階段,業界在致力企業本身強化生存利基外,猶須面對環保、減污、排碳、節能等綠色經營議題,業界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去迎接各種挑戰。

奮進的紙業人--台灣造紙工業走過六十年

《紙業新聞》從民國四十五年九月胡世棻先生創建至今,緊伴著台灣造紙發展,記載產業經歷演變。回顧一甲子,二千七百多期的報導內容,文字砌出的是紙業一步一腳印的發展歷史,也是每個會員廠在紙業發展的深厚情感與強韌生命力展現!「紙業新聞」六十周年,特此代表公會全體理監事與會員廠祝賀《紙業新聞》六十有成。 並以『奮進的紙業人』期勉台灣三萬多位造紙工作者,共同在本業上創新思變,展現產業因應時代轉變、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

造紙公會邁入第七十個年頭,回首這一段歷史,紙業是傳統產業中重要的一環,也深深影響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在每個時期都有其演變重點與關注的議題。民國四十五年正值台灣造紙業倍數發展時期,當時造紙公會會員廠計有44家,民國五十六年已增加到95家,這十年間的年產量也從6萬公噸激增至22萬公噸。不僅窺見當時旺盛的新品研發能量,也真實記錄產業間放下個別利益,共同為外銷所做的合作努力:包括外匯聯合運用、外銷低利貸款、爭取廉價原料及申退進口原料稅捐等等。
民國六十年往後十年,產業策略轉向:提高內需、工業用紙發展的兩大重點。當年政府經建計劃對各種工業紙需求殷切,包括香蕉及百貨用的瓦楞紙箱,製鞋業及成衣用的白紙板、灰紙板,水泥、肥料用的牛皮紙袋,成就工業紙的輝煌時代。《紙業新聞》報導忠實記錄了當年造紙業敦請政府主導農業、食品捨塑膠改用紙類包裝,並且呼籲捨用新聞用紙做為食物包材等等,足見造紙產業在四十年前就重視環保衛生的社會責任。

發揮產業綠色責任
同一時期,產業也越益重視製程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回收紙摻配、成立廢水委員會推動紙業廢水改善處理,翻閱《紙業新聞》便常看到產業前輩分享觀摩心得,以及開闢技術專欄,藉由媒體平台分享國外經驗與新知,推助產業在環境保護、減排減廢上進步。

民國七十年起,產業進入到國際合作蓬勃發展時期,當時中、日、韓頻密的會議活動,佔據《紙業新聞》許多篇幅。同時紙業隨同經濟起飛及擴廠增產所需,更致力技術人員培訓。

爭取公平貿易環境
時至民國八十年後,造紙公司發展差異更為明顯,產能越變越大,積極向海外布局發展。雖然紙廠數量變化不大,但產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民國八十五年生產量已比台灣光復時足足成長330倍。但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競爭也看出風雨欲來的險峻情勢,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紙業從此飽受進出口不對等待遇;多次申請反傾銷、向媒體發聲捍衛生存權利,然而政府已完成或計畫中雙邊、多邊貿易協定談判,政府經濟政策對造紙業蒙惠有限的實況下,國內造紙產量在民國九十六年登上470萬公噸高峰後便逐年緩慢下滑。

近十年大環境變化速度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時期,中國大陸飆速發展,不僅讓全球經濟勢力版圖重組,直接影響各產業全球佈局。同時,數位科技破壞式創新地改變所有人類的生活、工作型態,全球任何一個產業無不受到最大的衝擊與力圖從中找出新的機會與立足點。造紙產業因應這樣衝擊,思考海外拓點,以及戮力調整多元、客製、輕磅等生產趨勢,從產業結構面調整,爭取轉型與持續成長的能量。此時此刻,台灣已經發展成多元、自由的社會,產業亦然,同業夥伴勢必需要盤整資源、專注經營、堅持研發、創新升級、以及智能生產。

深化全面循環利用
展望未來十年,造紙業必須在經濟環保天秤上找尋平衡,兼顧經營生產、員工生計、環境生活三個面向。事實上「紙」是一項發明最早、最綠色環保的產品,造紙原料取自木材、麻、棉、禾桿等天然纖維,是最能回收利用的產品;造紙業每年為台灣消化處理超過三百萬公噸回收紙,減少資源浪費及焚化的排碳污染,都是產業對社會不能抹煞的角色和貢獻,更是現在政府力倡「循環經濟」最佳示範。
公會會持續溝通廢棄物是再生資源、生質能源,並且宣傳造紙業在循環經濟的實績,向政府倡議鬆綁廢棄物再利用法規,期待政府積極參與跨產業串聯,建立完備的循環經濟模式,真正減少天然資源使用及廢棄資源源頭減量。

結 語
《紙業新聞》緊伴產業一甲子,可說是國內最具歷史的產業媒體,今日欣逢《紙業新聞》六十周年,除恭賀外,也藉由前述紙業一路走來的演變歷程,在此與《紙業新聞》一同共勉,期待《紙業新聞》能在產業媒體的角色與功能更具前瞻性,深入引領紙廠的政策與相關政策與議題探討,提供深具分析的獨立觀點,伴隨著紙業的轉型與革新。也能在數位溝通上勇於嘗試,使紙業在轉變過程當中,《紙業新聞》亦能與紙業同步發展、奮進迎接時代的挑戰與改變的機會。